判断反洗石英砂过滤器的滤料是否需要更换,可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评估,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和现场观察决定:
一、外观与物理状态检查
滤料颜色与杂质附着
正常石英砂应为无色透明或乳白色,若表面明显发黑、发黄(金属氧化物污染)或黏附胶体、有机物(呈黏性絮状物),且反洗后无法恢复,则需考虑更换。
滤料间夹杂大量泥团、死生物(如微生物膜)或大颗粒杂质(非原水携带的异物),表明截污能力下降。
滤料粒径变化与破损
长期反洗摩擦可能导致滤料破碎、粒径变小(过筛检查:取少量滤料用标准筛筛分,若小于设计粒径的比例>10),影响截污效率。
滤料表面粗糙、棱角磨圆(呈鹅卵石状),说明磨损严重,孔隙率降低,截留能力减弱。
滤层板结与分布异常
反洗后滤层仍出现压实板结(用工具插入困难)或局部隆起 / 凹陷(反洗不均匀导致乱层),可能引发偏流或过滤死角,需更换或翻整滤料。
二、运行参数与效果分析
过滤效果恶化
出水浊度持续超标:正常运行时出水浊度应<1NTU,若反洗后仍高于标准,且排除设备泄漏等因素,可能是滤料吸附饱和或孔隙堵塞。
杂质穿透提前发生:未到正常反洗周期(如压差未达设定值),但出水已检测到明显悬浮物,表明滤料截留能力不足。
反洗性能下降
反洗耗水量增加:相同反洗条件下,需更长时间或更大流量才能使出水清澈,说明滤料间杂质难以剥离,吸附能力丧失。
反洗后压差恢复缓慢:反洗结束重新运行后,进出水压差快速上升(如每天增加>0.01MPa),提示滤料孔隙已被永久堵塞。
滤料流失与损耗
反洗时排污口频繁排出大量滤料(非偶然阀门操作失误),或定期称量滤料重量,发现损耗率>15-20(设计装填量),需补充或更换。
三、功能性测试验证
截污容量测试
取一定量滤料放入量筒,通入含已知浓度悬浮物的污水,过滤至出水浊度超标时,计算单位体积滤料的截污量(理论值参考:石英砂滤料截污容量约 1-3kg/m³)。
若实测值低于理论值 50 以上,表明滤料失效。
渗透性能测试
在标准压力下(如 0.1MPa),测量单位面积滤层的水通量(正常约 10-15m³/(m²・h))。
若通量下降至设计值的 60-70 以下,且反洗无法恢复,可能是滤料孔隙堵塞或结构破坏。